基于稠杂环设计的近红外荧光pH探针
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区(650~900nm)能有效避免生物体自发荧光的干扰,降低对生物体的光损伤,并能更深地渗透到组织内部,因而近红外发射的荧光探针在生物检测领域受到极大关注.目前所发表的近红外pH探针大多是基于多甲基菁,半菁荧光团所设计的,局限性较大.故一种基于Rhosamine荧光团的新型pH探针6和7被设计并合成,其中探针6的发射波长为675nm,达到近红外区;而探针7的发射波长更是红移到750nm,完全处于近红外区.相较于目前被广泛报道的检测范围处于pH8.0~4.0之间的中性或者半酸性pH探针,该类探针可在更酸的范围内进行检测,当pH值从4.8变化到1.6时,两个探针均表现出上百倍的荧光增强效果.
生物检测 近红外荧光pH探针 荧光增强效果 稠杂环设计
刘武 孙如 何丹丹 葛健锋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 苏州 215123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151-152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