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种口腔常用骨替代材料的不同降解性能比较

目的:目前对骨替代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其诱导新骨形成的能力,较少研究材料随时间在体内的降解情况.本研究主要探索四种口腔内常用的骨替代材料的吸收率和降解模式. 方法:实验分组36只均体重2009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共72处股骨缺损)随机分为四组(每组9只).1)NBM,2)NBM+EMD, 3)LifeNet DFDBA (LifeNet, Virginia Beach, VA, USA),4)Osteotech DFDBA(Osteotech,Eatontown, NJ,USA).术后2周,4周,8周每组各处死3只大鼠,对股骨样本行组织学分析.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区备皮、消毒,于股骨远端处作长约1厘米线性切口,分离肌肉,暴露股骨裸部。环钻沿裸部垂直轴方向形成直径3mm骨缺损,生理盐水冲洗骨腔碎片,缺损处各植入0.1g材料,填满缺损分层缝合。肌注青霉素防止术后感染。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NBM颗粒从2周到8周吸收都很少,将EMD与NBM结合能提高吸收率及材料周围的破骨细胞(TRAP阳性细胞)数目.LifeNet和Osteotech的DFDBA颗粒吸收速率都很快,但其速率也有差异,Osteotech的DFDBA降解速率最快,但材料周围的破骨细胞较少。EMD与NBM结合组RANKL表达最高,LifeNet的DFDBA周围表达也较高。MMP-2主要高表达在EMD与NBM结合组和Osteotech的DFDBA组。 结论:市售的骨替代材料降解率差异很大。EMD与NBM结合增加了材料的吸收和破骨细胞的数目,并且材料表面有高RANKL表达,直接证明EMD能够促进破骨吸收。然而Osteotech的DFDBA吸收极快,周围的破骨细胞数目并未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它高降解率的机制。

口腔学 骨替代材料 降解性能 吸收率

易思琦 杨双 王宇蓝 张巧 张玉峰

口腔基础医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口腔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科,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237号

国内会议

2014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暨“西湖国际”口腔医学高峰论坛

杭州

中文

263-264

2014-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