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兔巴氏杆菌病浅析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家兔中较为频发,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多雨季节较多发生,成为危害养兔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巴氏杆菌的防治主要使用巴氏杆菌疫苗,由于目前市场上多为二联苗,所以二联苗中巴氏杆菌的保护率是否达标就成为能否防住巴氏杆菌的关键.对此,广大养殖户应对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长毛兔和獭兔的免疫程序,建议在首免兔瘟疫苗14天左右,进行兔瘟—巴氏杆菌二联的免疫;后备母兔可在以后每隔半年免疫1次兔瘟—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每次1mL即可;但是在巴氏杆菌流行地区建议每年进行3次免疫,每次免疫剂量适当提高到1.5mL只,以保证其在疫区内种兔及长毛兔的免疫效果;即使是商品肉兔,在兔瘟及巴氏杆菌高发季节和地区也应加大免疫剂量或免疫次数,以保证家兔安全。

兔巴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诊断 疫苗免疫

逯凯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济南 250100

国内会议

第四届(2014)中国兔业发展大会

四川德阳

中文

254-255

201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