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系统”概念与”保水采煤”思路探讨--以神南矿区为例
中国煤炭资源开采的重心正逐渐向中西部转移,然而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煤炭开采将对本就不丰富的水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的煤炭生产.本文以位于陕北地区的神南矿区为例,探讨了在该地区进行水资源”保护性”开采,即”保水采煤”的科学问题.在分析中,将矿区”含水系统”的概念引入到”保水采煤”思想中,并讨论了这一系统应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变异性的特点,认为应将矿区内水资源作为一个系统来统筹考虑.对于这样一个”含水系统”,在输入(降雨和基岩裂隙水)增加、输出(地表水系排泄)减少的情况下,”滞留”在系统内的总水资源量是增加的.在此基础上认为,由于采矿而引起的含水层”适当”的渗漏是有利于”保水采煤”的.
采矿工业 水文地质 含水系统 保水采煤模式
常金源 米阳 常中华 罗浩 包含 胡巍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绍兴 31200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1-6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