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晋王氏妇科流派治疗带下病的临症经验

三晋王氏妇科流派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经行产后,湿热之邪侵袭下焦与血互结内蕴胞宫损伤冲、任二脉,以致胞脉不利:二是“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肝主情志,主一身之气,肝失条达致使血行不畅,胞脉癖阻,或肝木克犯脾土,脾主运化,而肝经绕阴器,故肝气郁结最易形成湿热下注胞宫或使体内水湿津液运化失常,滞留于冲任胞宫。三是素体脾虚,湿浊之邪易生,湿易兼热,正如郝万山教授在《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中提到的“湿如见热,则如油入面,难舍难分。”而后湿热下注与癖血互结阻滞胞宫;或素体肾阳虚,下焦失于温煦,寒湿易加癖进而阻滞冲任带三脉失调。总体来说,在慢性盆腔炎的病型中,湿热疲构成了其主要原因。故临症中多以清热解毒,祛湿行气化疲为主,佐以补脾肾调气机。

带下病 中医治疗 发病机制 三晋王氏妇科

范毅南

山西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药妇科学术大会暨中医妇科治疗疑难病证经验研讨会

太原

中文

499-500

201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