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砣矶岛背景站PM2.5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健康风险

对2011年11月-2013年1月在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站采集的75个大流量PM2.5样品的多环芳烃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砣矶岛16种优控多环芳烃(Σ16PAHs)的总质量浓度为4.7~41ng/m3(平均(17±10)ng/m3),季节上表现为冷季高、暖季低的变化趋势.综合气流轨迹分析、分子标志物、特征化合物比值、潜在源贡献指数分析等方法发现,夏季山东半岛的生物质燃烧是主要污染源;冷季主要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燃煤排放和复合污染输出的共同影响.砣矶岛PAHs的总毒性当量(BaPeq)在0.54~8.2ng/m3之间,平均水平为2.8ng/m3,39%以上的样品超过国标阈值,说明环渤海地区PAHs健康风险存在区域性.

大气污染 细颗粒物 多环芳烃 健康风险

王晓平 徐玥 田崇国 陈颖军 宗政 李军 张干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院重点实验室,烟台 264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院重点实验室,烟台 26400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院重点实验室,烟台 264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中国科协第28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雾霾成因与PM2.5污染治理”

西安

中文

54-58

2014-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