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晴隆模式”续写石漠化致富神话
晴隆县是贵州省贫困石漠化地区的典型,经过10多年的探索,找到了破解岩溶石漠化难题的“钥匙”,在政府推动下,组织农民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山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较好的破解了生态脆弱地区农村贫困与生态退化恶性循环的怪圈,拉开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序幕,充分体现了生态修复与扶贫开发、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为“晴隆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凝练和创新,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按照“政府推动,农户主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的思路和做法,不断深化和拓展“晴隆模式”,实现了养殖方式由单一散养转变为散养和舍式养殖相结合,产权由农户拥有部分产权转变为拥有全部产权,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三个转变。
农村经济 草地畜牧业 生态修复 扶贫效果
张大权 刘树军 伊亚莉 李文红 孔嫣
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贵州 晴隆 561400 黔西南州畜牧水产局,贵州 兴义 562400
国内会议
贵州遵义
中文
146-148
201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