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光照节律对817肉杂鸡生产和胴体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LED灯作为光源,研究4种不同的光照节律对于肉杂鸡生产性能和胴体性能的影响,以确定肉杂鸡养殖最适光照节律.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肉杂鸡雏鸡1440只,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中,每个处理1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半).4个处理的光照节律分别设置为A组:23h光照(23L:lD);B组:模拟自然光照(16L:8D);C组:模拟自然光照,但夜间补光1h(16L:7D+1L);D组:间歇光照(3L:1D)循环进行.结果显示:生产性能指标中,D组1-8周耗料量和料重比显著高于其它3组,且平均体增重显著高于B组和A组.B组料重比最低,A组耗料量和体增重最低.胴体性能指标中,D组屠宰率和净膛率显著高于A组并且显著低于B组和C组;而各组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和皮脂率均无显著差异.综合生产性能和胴体性能结果,并考虑能源节约方面,23h光照节律不仅没有增加采食量,相反比C和D组采食量低,体增重也显著低于这两个组;D组料重比显著上升,同时比B组和C组消耗电能多.B组和C组之间生产性能和胴体差异不显著,但C组可显著提高后期增重和采食量.因此建议在生产中选择白天连续光照(或自然光照),夜间补光1次(1-2小时)的光照程序替代23h光照.

肉杂鸡 光照节律 生产性能 胴体性状

薛夫光 陈继兰 孙研研 华登科 李云雷 陈余 李冬立 富丽 吕学则 杨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 北京市畜牧总站,北京 100101 北京百年栗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北京 101500

国内会议

第四届(2014)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

宁波

中文

173-175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