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西南区秸秆还田覆盖与不还田无覆盖2种条件下免耕、垄作轮耕、播前耕整和增施秸秆覆盖4种土壤耕作措施玉米田的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利用及产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播前耕整相结合,可有效降低土壤密度和土壤紧实度,提高田间持水率.全生育期内,秸秆还田处理下0~100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比相应的秸秆不还田处理高2.5%.无论秸秆还田还是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播前耕整、垄作轮耕的土壤含水率均较高.秸秆不还田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较秸秆还田处理平均高7.1%.秸秆还田+播前耕整(深松)处理在产量及产量性状等方面优于其他处理,其水分利用效率比秸秆不还田+免耕处理提高46.8%.采用秸秆还田+播前耕整的耕作措施,可一定程度改良西南区土壤理化性状,促进高产、节水.
玉米 耕作管理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分析 土壤性状
刘战东 刘祖贵 王秀全 秦安振 南纪琴 肖俊夫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田灌溉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 新乡 453002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绵阳 122400
国内会议
河南新乡
中文
40-44
2014-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