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改良方法对滨海盐碱地修复效果的影响

采用施用有机肥、种植紫花苜蓿、微区改土、明沟和暗管排水等改良措施,测试滨海盐碱地土壤含盐量、有机质、有效磷、pH等指标,对比其改良效果.结果表明,5种改良措施下,土壤表层舍盐量都大幅下降;暗管排水工程措施下,种植紫花苜蓿时,各土层有机质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显著改善了土壤有机质.除了微区改土措施,其他措施均促进土壤有效磷的累积.微区改土技术下,种植紫花苜蓿时,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而其他处理土壤pH值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8.2左右.

滨海盐碱地 土壤改良 修复效果 理化性质

刘云 孙书洪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 300384 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

河南新乡

中文

248-250,272

2014-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