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沟壑区降雨入渗产流产沙模型与应用
在陕北黄土坡地枣园人工降雨产流产沙试验基础上,结合Philip入渗模型、坡面运动波模型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建立基于雨强、径流深、坡长、坡度和植被覆盖度等因素的次降雨产流产沙模拟模型,并通过人工降雨产流产沙试验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径流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NSC为0.87,平均误差为15%;产沙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NSC为0.77,平均误差为26.2%.产流过程的模拟误差多在10%以下.坡面糙率随坡长的增大而呈减小趋势;随坡度的增大,单宽流量对坡度的响应敏感性逐渐减小.建立的次降雨产流产沙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产流、产沙总量以及动态产流过程.
水土流失 产流产沙 Philip入渗模型 运动波模型 糙率系数
宋孝玉 白鹏 王娟 史文娟 王全九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 710048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石家庄 050051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 710048;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国内会议
河南新乡
中文
364-368
2014-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