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诈病

由于诈病的特殊性,有些医生即使有充分的临床症状也不愿做出诈病的诊断,曾有报道精神科医生被诈精神病患者杀害并且如果一旦将真正精神病患者诊断为诈病,将剥夺其治疗等合法应有的权利;同时由于只有不成功的诈病者被鉴别出来;并且有时不同医院、不同姓名、不同病史的几例报道,竟是出自一位高明诈病患者改头换面的杰出表演;所以诈病流行病学资料较少,确切的患病率不太明确。诈病者一般不去伪装阴性症状,比如情感淡漠、缄默不语等,而更易于伪装阳性表现,如幻觉、妄想等。诈病的诊断目前尚缺少内容标准和排除标准。总体来说,诈病总是具有下列特征和规律,假装的病情和症状是故意的、有意识的、有选择性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企图,如掩盖犯罪行为或企图逃避刑事责任、骗取病假或疗养机会,获得赔偿或获得某种福利待遇,要求调换工种或值夜班等各种照顾,企图取得原订的合同,婚姻关系等病情和症状,无客观的检查发现和不符合疾病规律。

精神病 临床症状 疾病诊断

赵山 袁勇贵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精神病院 江苏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

太原

中文

261-263

2014-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