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水文地质特征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虽然自然条件恶劣、地下水资源贫乏,但经过在该地域的详细勘察,在部分地段还是能够找到水量和水质都满足饮水要求的地下水资源。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确定为找水有利地段,岩性为碳酸盐岩、砂岩、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区,或第三纪和第四纪早期半成岩的碎屑岩分布区,其中发育规模较大的河流或湖泊等地表水体;位于冲洪积扇、坡积裙、冰蚀谷、河谷、古河道、古湖泊和山间(前)等良好的储水场所中,有若干规模较大的湿地或绿洲存在;有若干泉点或规模较小的地下水溢出带分布;至少有一条规模较大的地下水溢出带分布;有两条以上的规模较小的充水断层分布;至少有一条规模较大的充水断层分布。如吴忠市红寺堡区大、砾石层。富水性在大罗山西麓断陷带北段沉积幅度罗山西麓,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砂砾石、最大的部位最强,单井涌水量最大可达5900m3/d,南段和大罗山东麓断陷带北段次之,单井涌水量一般为5OO~3000m3/d,矿化度一般小于1g/l。根据勘察,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大罗山西的吴家梁村,构筑管井1眼,深度280m,涌水量795m3/d.水质良好,矿化度多小于1动,属HCO3-SO4-Ca-Mg水。再比如在盐池县高沙窝镇李记海子村,根据勘察结果成功构筑管井1眼,深度320m涌水量为5OOm3/d,矿化度在0.8g/1完全满足全村人畜用水需求,从根本解决了饮用水安全问题。 经调查计算,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符合饮用水要求的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0.1496×108m3/a,目前开发利用率仅为17.11%,实施的“百井支农富民工程”共计构筑管井160眼,总开采量达30000m3/d。上述地区地下水资源能够满足长期开采要求,由于开采总量小于补给量,因此不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等问题。
干旱带 水文地质 水质特征 用水需求 资源开发
敖春来 张建华 吕光辉 刘涛 殷嘉霖
中国人民解放军68612部队,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陕西 西安 710003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49-153
2014-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