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区古河道分布及工程性质研究
武汉市多年勘察资料表明在汉阳、武昌地区存在第四纪早~中更新世形成的古河道,沉积自上而下沉积砂质黏土、砂土、砾卵石等.本文整理了武汉地区大量工程勘察成果,绘制了古河道空间展布及其沉积物特征,分析了古河道沉积物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点,论述了其与地质构造关系,对武汉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河道在武汉南部汉阳及武昌城区广泛存在,其形成与早期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其掩埋则与武汉地区不均匀性缓慢抬升与下降有关。 古河道沉积物具有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中等一高承载力,可以作为地基持力层使用;地铁隧道在砂土中易钻进但围岩稳定性较差,在砾卵石施工钻进较慢且刀具磨损严重。孔隙水具有承压性,水位多在18-20m、季节性变化幅度不大;渗透系数1~5m/d,中等渗透性,影响半径较小,工程降水时应考虑古河道边界限制。
古河道 空间展布 沉积物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刘亚洲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3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92-198
2014-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