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车库地基基础方案探讨
本文通过一个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下车库工程实例,探讨分析在基底无附加压力的情况下,湿陷量如何计算,地基基础方案如何合理选择. 本工程为地下两层车库,当采用筏板基础时,基础埋深1Om,车库顶覆土1.5m,基底压力大约100kPa,小于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也就是说基底无附加压力,因此地基在浸水后产生的湿陷量不会大于自重湿陷量,本场地自重湿陷量△zs计算值介于125mm~328mm之间,该值是从自然地面算起,扣除基底以上土的自重湿陷量,基底下剩余自重湿陷量为80mm~184mm,《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要求,丙类建筑未处理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如按此要求对照,地基可不进行处理,即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也是满足规范要求的,但由于该工程位于自重湿陷性黄士场地,为了安全起见,笔者建议基底铺设1.0m厚的灰土垫层,该方案从工程造价、工期方面对比,应该具有一定的优势。
地下车库 自重湿陷性黄土 地基基础 灰土垫层
张怀仁 刘健敏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太原 030013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359-360
2014-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