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腹部穿透伤的医学临床资料分析和法医临床学鉴定

本文研究了腹部穿透伤的医学临床资料分析和法医临床学鉴定。腹部穿透伤是腹部创与腹膜腔相通,可存在一处或者多处,或贯穿腹部的前后壁,如伤及内部器官,伤情多较严重,常由刀、匕首等锐器造成,也可因火器如弹头、弹片等所致。从数据分析看,腹部穿透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为刀刺伤;造成腹部空腔脏器和实质脏器损伤的比例较高,伤情多较严重。腹部穿透伤至空腔脏器比例达1/2,致实质脏器损伤比例近1/3。脏器损伤须手术治疗的情形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相关条款,构成重伤。本文所述各组单纯缝合的平均比例为13.7%,说明虽为腹部穿透伤,但损伤仅为单纯腹壁创,不过深度已达腹腔,应按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7.4i条,鉴定为轻伤。阴性探查的标准:未发现任何脏器损伤或仅有大网膜和肠系膜上的小血管损伤,术中出血己停止。均无需剖腹手术。仅发现腹腔空腔脏器的非全层破裂、实质性脏器包膜破裂和实质内小血肿以及腹腔少量积液(积血)无需处理的,从法医临床学的角度也可视为阴性探查。如剖腹探查阴性,则剖腹探查为诊断性而非治疗性;本组临床资料阴性探查比例为6.3%~35.1%,其他文献报道腹部穿透伤阴性探查率可高达19%~43.9%,如此高的比例不可忽视,故仅以腹部穿透伤行剖腹探查鉴定损伤程度为重伤,其理由不充分。腹部穿透伤剖腹探查阴性的情形,其损伤不构成重伤。腹膜后血肿是指血管破裂、血液流入并积聚于腹膜后间隙。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腹、盆部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在腹部损伤患者中发生率为13%~44%,由于腹膜后间隙解剖位置深在,间隙大,组织疏松且不易局限,在损伤后易于扩散形成较大血肿;且腹膜后血肿的形成多合并腹盆腔其他脏器的损伤,往往被被其他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所掩盖,从而增加了诊断和处理的复杂性。若不及时诊断与治疗将酿成严重后果,是腹部严重创伤急救中比较棘手的危重症。腹膜后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骨盆骨折和脊柱骨折,穿透伤是其次要原因,由腹部穿透伤引起的比例更小(因腹膜后间隙解剖位置深在)。临床上对积血到达多大量才能称为腹膜后血肿,以及腹膜后血肿在何种情况下须行手术治疗尚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据重伤的定义和损伤程度等级划分原则进行法医学检验鉴定。腹部穿透伤合并休克、呼吸困难等,也可能继发感染、脓肿形成,依据鉴定标准相关条文鉴定其损伤程度。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较旧标准条文增加,内容细化,更好的为复杂多样伤情的检验鉴定提供依据,避免了鉴定的随意性。腹部穿透伤伤情复杂多样,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实践中,要仔细检查伤者损伤,细致深入阅读病历材料,把握伤情实质,依据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科学、客观鉴定损伤程度。

腹部穿透伤 损伤程度 法医学鉴定 临床资料

高玉涛

天津市公安局宁河分局交警支队 天津 300000

国内会议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七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哈尔滨

中文

38-41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