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Q&P工艺对冷轧高强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利用thermo calc、连退模拟机确定了冷轧C-Si-Mn系高强钢的相变温度,并对实验钢进行了淬火与配分工艺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研究了Q&P工艺中淬火、配分温度及配分时间等工艺参数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量在峰值淬火温度周围较大范围内变化不大,均在15%以上.配分温度的升高和配分时间的增加有助于残余奥氏体量的提高,过高的配分温度及时间则会导致残余奥氏体的分解与碳化物的析出.实验钢在760℃奥氏体化淬火至160℃后于450℃配分60s,残余奥氏体量(体积分数)可以达到22%以上,从而保证了实验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518MPa及15.2%的断后延伸率,强塑积达23GPa·%.

高强钢 热处理工艺 残余奥氏体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赵征志 梁驹华 汪烈承 丁然 唐荻 许汉风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第10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中国热处理技术路线图论坛

青岛

中文

114-121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