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管外肺水在百草枯ARDS中诊断及预后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百草枯(PQ)中毒、中毒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时血管外肺水(EVLW)是否增加,及EVLW预测PQ中毒后发生ARDS和死亡的可能. 方法:收集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中毒急救中心31例急性PQ中毒患者,分为ARDS组、非ARDS组,生存组、死亡组,常规给予PICCO监测,测定EVLW,监测的时间点包括6小时、12小时,12小时后每间隔12小时监测1次,至132小时,通过t检验检测组间EVLW的差异,通过Kappa检验评估EVLW是否可替代氧合指数作为ARDS的诊断标准. 结果:入组31例患者,男性17例(33±13.3岁),服毒量(61.8±47.7ml);女性14例(30±12.6岁),服毒量(63.2±70.1nl);截止观察期2周时,发生ARDS12例,发生ARDS时间25.2±15.8小时,18例生存,3例失访;ARDS组同非ARDS组EVLW比较,发现12小时后两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最显著的时间点为48h;EVLW和氧合指数吻合度检验中,Kappa系数为0.632,P=0.00015,EVLW和氧合指数吻合程度统计学意义显著;在生存组和死亡组EVLW组间比较中,发现24小时后死亡组EVLW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5. 结论:1.PQ中毒患者EVLW明显增加;2.PQ中毒死亡组患者EVLW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3.发生ARDS的患者EVLW明显高于非ARDS患者;4.EVLW可以代替氧合指数作为ARDS诊断标准之一,但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百草枯中毒 血管外肺水 诊断标准 预后评估

曹文理 魏路清 李国强 彭守春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天津,300162

国内会议

2014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六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225-231

2014-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