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皮肤灼伤2例临床分析
本文所报道的两例患者均为皮肤接触较高浓度的百草枯后逐渐出现潮红、渗液、糜烂,并且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例1患者早期仅有局部皮肤的红肿、疼痛,半月后逐渐者现皮肤糜烂、渗液,伴发热。给予局部清创,常规消毒,抗感染等治疗后,皮肤损伤逐渐愈合。该患者曾出现有一定程度的肺脏、肾脏损害,可能为患者受损皮肤面积较大、早期清洗不及时,百草枯经受损皮肤吸收后造成脏器损害。经系统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受损脏器逐渐恢复正常,皮肤未留瘫痕;病例2患者皮肤接触高浓度百草枯3天后尚未出现明显损害,4天后逐渐出现红肿、渗液、糜烂。常规给予碘伏消毒、康复新液外用后效果差,受损皮肤发生感染。给予彻底清创、消毒及静脉应用抗生素后,效果仍不明显,给予局部抗真菌治疗后,效果理想,提示局部合并真菌感染,当感染控制后给予湿润烧伤膏效果较好,仅遗留有色素沉着。百草枯中毒致皮肤损害自然病程相对较长,报道的这2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受损皮肤才基本恢复。皮肤接触百草枯亦可引起机体其它脏器的严重损害,以上病例报道提示我们,较高浓度的百草枯污染皮肤后,应立即清洗皮肤,更换污染衣物,同时积极防治局部细菌、真菌感染,以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百草枯中毒 皮肤灼伤 临床治疗 感染控制
菅向东 于光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济南,250012
国内会议
2014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六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232-233
2014-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