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性大蒜果聚糖体外发酵产短链脂肪酸

目的:大蒜果聚糖是大蒜深加工后废弃蒜渣中的主要成分.大蒜果聚糖的结构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益生元菊糖,但同样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之前的研究表明其具有选择性增殖肠道益生菌的作用,具有开发成新型益生元的潜力.体外发酵产短链脂肪酸的分析对进一步评价大蒜果聚糖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研究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肠道系统的pH、温度和营养条件,接种人体新鲜粪便悬浮液进行间歇式静态厌氧培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不同聚合度(平均DP为11、16、21)的中性大蒜果聚糖为唯一碳源,培养0、4、8、12、24h产短链脂肪酸的情况. 结果:发酵12h时短链脂肪酸浓度达到最高,之后便开始下降.其中样a(平均DP为11)的发酵液中总SCFA浓度最高,达86.38μmol/mL.总短链脂肪酸产量为样a (DP11)>样b(DP16)>样c(DP21).24h时,各发酵液的短链脂肪酸中丁酸和乳酸的比例较乙酸和丙酸高. 结论:大蒜果聚糖能被人体肠道微生物发酵利用在体外产短链脂肪酸.其中丁酸和乳酸的摩尔浓度较乙酸和丙酸高.聚合度低的大蒜果聚糖产酸高于聚合度高的果聚糖.

肠道疾病 中性大蒜果聚糖 短链脂肪酸 药理作用

张宁 曾艳华 吴希阳 彭喜春 黄雪松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632

国内会议

广东省食品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广州

中文

92-95

2013-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