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当属”骨痿”、”骨痹”范畴.”骨痿”最早见于《内经》,主要与肾虚、脾虚、血瘀有关,辨证分型目前尚未统一.病因病机方面探究已取得成果,一致认为与肾、肝、脾、疲相关;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以“肾主骨”为理,施以补肾方法,脾虚及血疲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故治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癖;外用涂擦、穴位注射、针灸等取得有效成果。未来期待统一规范辨证分型、诊疗标准,深人基础与临床研究,使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发挥出更大优势。
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中医治疗
李文华 沈文博 周琴
上海市闸北区北站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闸北 20007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上海徐汇 200032;上海市闸北区北站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闸北 200071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770-773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