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壮年甲亢患者血清PINP及β-CTx与骨代谢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青壮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BMD)的关系. 方法:选择青壮年甲亢患者150例为病例组,6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前臂(桡骨全部)、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受试者PINP及β-CTx.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亢患者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根据骨密度T值将甲亢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ON)、骨量减少组(0D)及骨质疏松组(OP),比较三组间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甲亢组PINP、β-CTx、Ca及ALP显著升高(p<0.01),前臂、L2-4及股骨颈BMD均明显降低(p<0.05).甲亢患者中,OP组与ON组相比,PINP、β-CTX、FT3、FT4明显升高,TSH明显降低(p<0.01),OP组与OD组相比,PINP、β-CTx、FT3及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OD组与ON组相比,PINP、β-CTx、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青壮年甲亢患者PINP、β-CTX分别与FT3、FT4呈正相关(p<0.05),与TSH及前臂BMD呈负相关(p<0.05). 结论:青壮年甲亢患者骨转换加快,破骨细胞功增强伴成骨细胞活性增加.HNP及β-CTX联合BMD测量可更准确的反映青壮年甲亢患者骨代谢情况.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陈玮 祝捷 徐将 吴玉洁 董林 杨光伟 陈超 邢学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合肥 230001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江西省骨质疏松学术会

南昌

中文

957-962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