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改良PKP操作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改进多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质凸成形术(PKP)的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总结和比较多椎体PKP两种手术操作方法的差异.48例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多椎体(3个及以上)骨折患者.其中,常规手术组(C组)20例82椎,手术节段3~6个椎体(平均4.1椎体),分布范围T5~L5,常规PKP手术技术和流程进行定位、穿刺、球囊扩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灌注,究成一个椎体后行第二个椎体手术.改良手术组(M组)28例112椎体,手术节段3~7个(平均4.0椎体),分布范围T4~S1,采用改良操作技术和流程,定位、经椎弓根基底途径穿刺、双椎体同时穿刺或二重穿刺注射等方法进行手术.两组均局部麻醉下行单侧穿刺手术,术中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如骨水泥分布未超过中线则增加对侧手术.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永泥外漏发生率和临床并发症. 结果:C组和M组术前VAS评分分别为(8.6±2.3)和(8.2±1.9),术后3d时VAS评分分别为(3.5±2.6)和(3.2±3.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C组14个椎休(15.73%)行双侧手术,明显高于M组的1个椎体(0.89%)(P<0.0001 ).骨水泥灌注量,C组每例8.0~23.1ml”平均(15.3±3.1)ml”,M组每例8.5~25.5 ml”平均(16.2±4,1)ml”;骨水泥外漏发生率在C组为19.5%在M组为18.75%,两组间骨水泥总量和外漏率无明显差异(P>0.05 ).C组手术时间每例为70~230min,每椎体(26.9±6.7)min,M组每例45~162min,每椎体(16.3±5.2)min,M组每椎体平均手术时间远低于C组(P<0.001).两组均未发生临床并发症. 结论:改进手术操作技术和流程可缩短多椎体PKP手术时间,减少双侧穿刺次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灌注总量在26ml以内可能是安全的.

多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老年患者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安全评价

遇呈祥 陈亮 晏铮剑 楚磊 陈富 程昀 柯珍勇 邓忠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重庆 400010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江西省骨质疏松学术会

南昌

中文

287-290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