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加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例,1例为双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均为女性;年龄45-75岁,平均57.3岁.按AO/ASIF分型:A3型2例,C2型9例,C3型9例.开放性骨折2例,但皮肤及软组织损伤较轻,污染轻.手术方法中单纯手法牵引复位加外固定架16例,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加外固定架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 h-21 d,平均2.6 d(1例陈旧性骨折除外).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 结果: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解剖学上的恢复结果,解剖复位5例、功能复位11例、接近功能复位4例.术前尺偏角为-15-15(平均10.5)及掌倾角-30-0(平均-10),术后尺偏角20-35(平均25)及掌倾角0-20(平均11.5).关节功能疗效按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9例、良8例、可3例.1例患者术后食指屈指稍有受限,外固定拆除后恢复.无针道感染,无针孔骨折,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 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抗骨质疏松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外固定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熊龙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22-326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