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对髋部骨折后引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髓部骨折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194例髓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骨折手术治疗后1年左右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次,此后在随访期间继续每年使用一次.并通过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髓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髋部骨密度及股骨颈骨密度的改变.并同时监测患者的肌醉清除率,于监测肌醉清除率<30ml/min时终止输注治疗.并治疗后针对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及时给与对症治疗及处理.发现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流感样症状及消化道反应,能耐受.因此患者在输注唑来膦酸的同时接受对乙酸氨基酚,必要时72小时重复一次.可见骨痛症状评分明显下降,骨痛缓解,骨密度增加. 结果:在全部119例髋部骨折术后废用性骨质疏松患者中,98例(82.4%)患者完成了1次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91例(76.5%)患者完成了2次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78例(65.5%)患者完成了3次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49例(41.2%)患者完成了4次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失访的患者为15例(12.6%),所有患者除非因肌酐清除率<30ml/min而退出实验及相关治疗,均接受了实验药物(唑来膦酸)静脉注射.在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时,监测全髋骨的骨密度分别增加1.8%、2.6%、3.5%、4.7%.股骨颈骨密度分别增加0.5%、0.8%、1.7%、2.2%.其中有2例因肌酐清除率<30ml/min而退出治疗及研究.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后有76例(77.6 %)患者出现发热,47例(48.0%)患者出现肌痛.37例(37.8 %)患者出现骨痛.32例(32.7 %)患者出现肌肉骨骼痛. 结论:在髓部骨折后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治疗可以减少新发临床骨折风险及可以减少再发废用性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临床疗效 髋部骨折
卢宏伟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83-384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