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峪河上游河岸带及其毗邻高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分布格局
河岸带在维持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其他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河岸带植被与其毗邻高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被分布格局上存在的规律并不清楚.本文以文峪河上游干流3个河段两侧9个河岸带样地及其毗邻高地12个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用DCA排序法及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研究了各类群落物种分布格局及丰富度,结果显示:(1)河岸带植被存在从源头到下游的纵向格局和从河边到高地的侧向格局,其中纵向格局主要与海拔变化带来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梯度分布有关,侧向格局是相对河流距离、相对河面高度、土壤湿度和养分梯度等因子的综合反映.(2)DCA排序不仅适合较大尺度下群落生境差异的分析,也适合很小范围内群落生境差异的分析,排序轴可以用海拔、相对河面位置和相对河面距离等因素来解释;(3)高地群落比河岸带群落在乔木层和草本层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在灌木层则较低,具体到每个河段情况又有所差异,不能确定河岸带群落就一定比高地群落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4)适当的干扰可以提高群落某些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干扰过度会降低群落某些层次的物种丰富度.
植物群落 物种丰富度 分布格局 生物多样性
张东旭 郭晋平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山西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89-297
2010-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