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用地扩展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城镇用地扩张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苏州市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4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苏州市1985-2005年的城镇用地扩展信息,定量测算了1985-2005年苏州市各个地区的碳排放量,并分析了城镇用地扩展与碳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协同扩张关系,为构建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和低碳城市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苏州市1985-2005年城镇用地面积净增长了488.93公顷,由1985年的2.49%上升到2005年的8.14%,全市1985-2005年间的年平均扩展速度为11.32%。苏州市各个地区城镇用地面积均逐年增长,而三个研究时段的扩展速度则有所波动,1995-2000年城镇用地扩展速度比1985-1995年有所下降。从空间对比上来看,张家港市和昆山市的城镇用地比例较大,2005年分别占12%和13.18%,且其年平均扩展速度也较大,其中又尤以昆山市的城镇用地扩展最为显著,城镇用地面积比例和扩展速度均为最高。 根据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可以计算苏州市不同地区的碳排放量,全市碳排放量从1985年的731.778万吨增长至2005年的23452.260万吨,且绝大多数地区的碳排放量均呈逐年上涨趋势,而碳排放的年变化速率则有所波动,在三个研究时段有升有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市区的年平均变化速率最高,为304.07%;吴江市的年平均变化速率最低,为51.68% 基于城镇用地扩展特征和碳排放的时空演变分析,可以发现城镇用地扩展具有显著的碳排放效应,在苏州市城镇用地扩展的同时,碳排放量亦随之快速增长;从空间差异上来看,常熟市和昆山市城镇用地扩展与碳排放的协同扩张效应比较明显。城镇用地扩展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碳排放效应,主要是由于城镇用地是最为主要的碳源,远远高于耕地利用过程中农作物生长产生的碳排放量,而城镇扩展又意味着林地和草地等碳汇的减少,继而导致了显著的碳排放效应。
城镇用地扩展 碳排放效应 协同扩张关系 低碳经济
张润森 许艳 刘振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7
2010-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