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城镇保障性住房居住街区模式的探索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小城镇面临着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新产业、原有住房拆迁等问题.而笔者通过对大连黄泥川居民回迁区保障性住房的一次调研,发现小城镇保障性住房照搬大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若干问题.居住小区所创造出的封闭、安全、安静的居住氛围,无法适应失去生活来源的回迁区居民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巨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尝试探索一种改善回迁区居民的生活、恢复小城镇原有文化与居住区场所活力的方式. 小城镇保障性住区是一种特定时期、环境、针对特定人群的住区,它与城市集合住宅小区有较大差异,更不能直接照搬城市住宅小区模式。应当从农民切身需求、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地域文化多方面出发进行思考。本文提出的小城镇保障性住房居住街区模式,即是考虑到关照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的同时,通过居住模式的调整,帮助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过渡,以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使得农民离开土地和原有农宅后,在经济上有所保障,生活质量能够有所提高,并保留和弘扬原有的亲切的邻里关系。

小城镇 居住街区 保障性住房 生活模式 规划设计

徐显 冯娇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南京

中文

187-189

2010-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