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雄性:从文化符号学角度讨论近年大陆摇滚歌词的阴柔化趋向
在歌曲文本性别上,摇滚的源头主要是一种”男歌”,摇滚歌和其他流行歌曲一样,其文本性别并不取决于作者的生理性别:在歌的生产传播过程中,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传唱者等,都参与文本性别建构,但男摇滚歌手的声音建构占主导地位.男性摇滚诗人创作兼演唱的统治地位,加重了摇滚的男性文本的性别气质建构.但是近年来大陆摇滚却呈现出一种阴柔化趋向,不仅女性摇滚诗人增多,更表现为摇滚歌中男性气质的减少.摇滚的阴柔化并非女性化,而是一种文化符号学的性别对抗策略,它蕴含的复杂内涵,有着挑战固有性别文化模式的态势.
摇滚歌词 阴柔化趋向 文本性别 文化符号学
陆正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 成都 610064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46-353
2010-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