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稞育成品种SRAP标记多样性研究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2个来自青藏高原的青稞育成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4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出976条清晰条带,63对可以获得多态性条带,共产生255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26.1%.共扩增出43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检测到6.86个等位变异.四川、西藏的遗传多样性平均值分别为0.5184、0.4886,总样本的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5847.地理分化(GST)在1.02%~46.24%,平均为13.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SGZ6单独归类外,这两个地区的品种可以分别聚为一类.最后讨论了SRAP标记在大麦上的应用前景.

青稞育成品种 遗传多样性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 地理分化 聚类分析

贺渝敬 杨平 刘仙俊 刘新春 李成波 杨武云 冯宗云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大麦研究中心,雅安 62501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成都 610066

国内会议

第二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峰会

成都

中文

66-80

2010-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