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方社区心理学的生态学取向

本文介绍了巴克认为行为情景中有一系列使固定行为模式得以保持的隐性的或者显性的规则。通过关注情景和行为,生态心理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概念和实际研究持续的融合,也影响了其他生态心理学视角的发展。凯利提出了作为社区心理学框架的四条生态学规则:相互依存、资源的循环、适应和延续。莫瑞(Murray,1938)的早期人格理论明确了个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人试图满足自己在环境中生存下去所要求具备的条件,但是环境也会为个人达成条件提供机会或者制造障碍。莫瑞称后一种情况为“压力性环境”。对压力的测量就是情景中的个人是否拥有对这种环境的一般性认识。莫斯及其同事以这个概念的框架为基础,提出了社会氛围量表,用于评价一种情景中的成员对这个情景的共同认知。社会氛围的概念也适合于阐明更一般性的个人适应和健康状况。西德曼认为社会规范是指环境之中的各因素(如个人)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关系的一般模式。西德曼研究的焦点不是个人的人格而是个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强调物理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补充了其他研究视角不具有的社会视角。

社区心理学 生态学 行为情景 社会氛围

王广新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

北京

中文

45-55

2010-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