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春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根据1999年、2001年、2004年和2007年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30°45′~32°00′N,121°00′~123°20′E) 40个站位鱼类浮游生物拖网调查数据,探讨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口近海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特征.4次调查共记录鱼类浮游生物39种,盐度适应类型包括淡水、半咸水、沿岸和近海.三峡水库蓄水后的2004年长江口春季鱼类浮游生物丰度迅速下降,仅为1999年的13.90%和2001年的4.3%,2007年略有回升.春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优势种包括鳀(Engraulis japonicus)、凤鲚(Coilia mystus)、白氏银汉鱼(Allanetta bleekeri)、松江鲈(Trachidermis fasciatus)和六丝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 th ys hexanema),2004年和2007年鳀、凤鲚优势地位有所下降.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年度间差异显著,以2004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1999年和2001年相异性最高,鳀和凤鲚种群数量变动对其群落变异的贡献率最大,群落相似性以2004年和2007年最高,达71.17%.与蓄水前相比,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下降.1999~2007年,长江口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条件变化,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干扰带来了长江口鱼类生物群落结构变异.
鱼类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时空分布 三峡水库
刘淑德 线薇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56-46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