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发达地区山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以浙江乐清市为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和竞争能力最强的区域.然而,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利用,已深刻地改变着该地区土地覆被的格局,区域资源消耗与环境退化呈现出急剧恶化态势.本文以浙江沿海地区乐清市为例进行了典型实证研究:①分析了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山地多、平原少,建设用地增长快,耕地减少多.2000~2008年,全市建设用地增长9679 hm2,耕地相应减少2230 hm2;②研究提出沿海山区城市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重在山地、平原和海域的综合资源优势;③建议高度重视山地-平原-海涂土地资源开发系统设计和分区规划,促进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为建设山区生态文明和协调人地关系提供良好土地保障.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优化配置 经济增长 沿海地区
郭丽英 王道龙 梁昊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78-83
2010-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