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性”的角色与意义
本文以笔者主持规划的两个校园历史空间保存与活化个案经验(台湾大学旧总图书馆人类学系展示馆及台北老松国小剥皮寮老街),分别阐述校园历史建筑的保存规划策略,并从地域性角度,讨论历史意义的发掘、文化象征分析以及活化再利用后的角色变迁.
校园历史建筑 地域性 文化象征 角色转变
徐裕健
台湾华梵大学建筑系
国内会议
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图书馆建筑学术研讨会暨2010文教建筑设计论坛
哈尔滨
中文
195-201
2010-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