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陆缘地壳减薄区沉积体系响应特征--以白云深水区为例
白云-荔湾凹陷已经成为重要的深水勘探区,但近期的钻探也揭示出勘探层系单一、储层随埋深快速降低、CO2充注以及发现油气田规模偏小等问题,由此导致对烃源岩、储层及圈闭条件的担忧。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包括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横跨南海北部陆缘过渡地壳到洋盆边缘,三维地震和重磁显示该区地壳厚度从北侧29km迅速减薄至17-18Km,向南逐渐过渡为洋陆转换带(OCT).陆缘地壳强烈减薄区基底结构上的变化导致其断裂构造样式与典型的陆相断陷裂谷有很大差异,而沉积体系响应也出现明显的特殊性,导致深水区成藏组合特征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地壳薄化的结构分析和全地层层序格架控制下的沉积体系、断裂构造样式、构造沉降史等的耦合分析方法,揭示出该区特殊的沉积体系响应特征和发育机制.裂陷期文昌组-恩平组沉积时期白云深水区发育多组向陆、向海拆离的大型低角度铲式主控断裂,分别控制了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区呈现相似的宽断陷结构,其沉积层序表现为大型箕状断陷和或迁移型“坡、坪”式断陷沉积层序组合,沉积体系的展布表明白云深水区发育大型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主体沉积物源来自北侧,凹陷北部以大型三角洲沉积为主,其次为东西向的轴向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南部以湖相沉积为主;宽断陷的挠曲变形导致的沉积坡折带控制湖盆的沉积环境,高沉降速率、欠补偿沉积和S形前积反射指示发育大型湖相沉积.裂后期,台阶式构造沉降和充足的北侧单边物源体系控制了陆架坡折带的形成和迁移,逐渐从珠海组以来发育大型的海相陆架边缘三角洲-陆坡深水扇体系响应,受相对海平面变化的控制,渐新世珠海组陆架坡折由NW向东南快速进积形成海退进积层序组合,中新世(23.8Ma)以来的陆架坡折带稳定分布在白云北坡形成海侵加积型层序组合.总之,在中生代俯冲带和新生代陆缘减薄地壳背景下发育的宽断陷结构、后期台阶式沉降作用和单边物源体系等因素的控制下,白云深水区形成裂陷期宽断陷大型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到裂后期大型陆架坡折带的陆架边缘三角洲和陆坡深水重力流响应体系.
深水油气勘探 伸展陆缘地壳 减薄区 沉积体系 响应特征
柳保军 庞雄 王家豪 刘军 申俊 向绪洪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240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30074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7
2015-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