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虚拟现实康复技术的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与传统的平衡训练相比,明确其效果. 方法: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的康复训练.此外,实验组接受基于虚拟现实康复技术的平衡训练,包括“城市驾车”、“船”、“小径遭遇”等三种虚拟现实游戏,而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平衡训练,两组患者的训练时间均为30分钟/天,5天/周,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andGotest,TUGT)及由STABLE系统(一种集平衡功能评定和训练于一体的虚拟现实环境)内置的平衡测试仪对患者的姿势稳定性(静态平衡)和稳定极限(动态平衡)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1.训练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训练后两组患者的BBS得分、TUGT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后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3.训练后两组患者睁眼双足站立下压力中心(Centerofpressure,COP)偏移距离的标准差(EO2)、闭眼双足站立下COP偏移距离的标准差(EC2)、睁眼足尖对足跟站立下COP偏移距离的标准差(EOTS)、睁眼单足站立下COP偏移距离的标准差(EO1)均较训练前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的EOTS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4),两组患者的EO2、EC2、EO1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EC2和EO1训练前后的变化值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4.训练后实验组患者COP移动轨迹包络面积、COP平均移动距离、平均反应时间、平均速度、平均误差较训练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仅COP移动轨迹包络面积、COP平均移动距离、平均反应时间较训练前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COP移动轨迹包络面积、COP平均移动距离、平均反应时间、平均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误差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958),但实验组训练前后的变化值更显著(P=0.000).5.训练后实验组患者COP前、后、左、右移动距离较训练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仅COP前、后、左移动距离较训练前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COP前、后、右移动距离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左移动距离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03),但实验组训练前后的变化值更显著(P=0.002). 结论:1.基于虚拟现实康复技术的平衡训练和传统的平衡训练均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静止站立下重心的摆动,提高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2.基于虚拟现实康复技术的平衡训练和传统的平衡训练均能增加脑卒中患者站立下重心向各方向移动的幅度,其中VR平衡训练还可以提高患者重心移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提高患者的动态平衡功能.3.基于虚拟现实康复技术的平衡训练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其疗效要优于传统的平衡训练.

脑卒中偏瘫 平衡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 功能恢复

孙然 张通

上海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国内会议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北京

中文

50-52

201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