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正常人在仰卧位和不同半卧位角度下肺活量差异性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在不同半卧位角度下肺活量的测定,探究半卧位角度与肺活量的关系,寻求一个角度合适的半卧位体位,并应用于长期卧床的人群,以改善该人群的呼吸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在大学生中选取年龄在20~25周岁、无心肺疾病及吸烟史的男女学生各10名,测量90°、60°、45°、30°四个半卧位角度和仰卧位时的肺活量,每个位置测试三次,记录肺活量最佳值. 结果:60°与45°、45°与30°半卧位肺活量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位下肺活量相比均有差异(P<0.05).90°半卧位时肺活量最大,角度越小,肺活量越小,仰卧位是肺活量最小. 结论:正常人在仰卧位及不同半卧位角度下的肺活量存在差异.

正常人 肺活量 仰卧位角度 半卧位角度

竺佳晟 常华 沈莉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国内会议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北京

中文

979-983

201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