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弥散张量成像表观弥散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

目的: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通过弥散张量(DTI)成像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DC)并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方法: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使用NYU打击器造成脊髓损伤,分别在造模前,及造模后3小时、3天及4周进行DTI核磁扫描,获取不同时间点的ADC值并通过统计学比较其均值变化.结果:ADC值在损伤后4周与其它时间点相比有显著升高.造模前,造模后3小时以及3天ADC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ADC值在脊髓损伤后发生变化,为脊髓损伤活体定量分析提供可能.
脊髓损伤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表观弥散系数 时间效应 变化特征 核磁共振成像
白帆 高连军 赵立希 王文竹 孙迎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中国康复医学所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85-1688
201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