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磁共振成像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但凡骨的净吸收增加,促进骨微结构紊乱的因素都会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分析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诊断方法,用磁共振评价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崭新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进步显示出其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巨大潜力。MRI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应用不同的成像手段可监测骨髓组织化学组成变化了解骨质疏松骨髓的病理生理变化,还能够提供骨质疏松后骨质内部显微结构如骨小梁形态构筑、及微观分子运动状态等多种信息,其对预测骨质疏松及其在动态评价药物干预骨质疏松效果及其脆性骨折评价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设备场强、软硬件技术、检查费用、检查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尚未在临床广泛应用,并且一些方法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实用性均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信MRI在不断地努力研究中一定会成为骨质疏松症理想的检查手段。

骨质疏松症 磁共振成像 诊断标准 发病机制

李承启 曹代荣 林建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

重庆

中文

1-13

201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