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伴有胸腰椎骨折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帕米膦酸二钠30mg,静脉滴注4h,接连输注3日.B组: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30min.每组均服用碳酸氢钙(元素钙1200mg/天)及每天服阿法骨化醇0.5ug,疗程为1年.对患者BMD的改变、骨痛缓解情况、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结果:A组与B组腰椎骨密度分别增加了2.79%及3.8%,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A组缓解率20%; B组缓解率38.5%.B组较A组缓解天数中位时间提前,但总体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天vs15天,P=0.10).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 结论:在缓解骨痛方面,研究组均显著有效,唑来膦酸钠骨痛缓解时间略早于帕米膦酸二钠,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患者均可耐受.

胸腰椎骨折 帕米膦酸二钠 唑来膦酸钠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骨质疏松症

冯文静 王利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四川乐山 614000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

重庆

中文

1-5

201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