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s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深化对Kummell病的认识,并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短期疗效. 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21例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和邻椎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 结果:患者术后3d、末次随访VAS平均评分分别为5.2±0.6、3.0±0.9,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末次随访ODI评分分别为59±8.0、14.8±6.8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平均为20.0±2.9mm,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伤椎节段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节段Cobb角平均为13.9±1.8°,与术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无明显并发症症,出现3例骨水泥渗漏,无症状,未给予处理. 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有效方法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评价指标
付朝华 秦英 陈忠羡 梁胜根 范全 薛忠林 付兆宗 谢清华 赵振东 原向伟
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骨科 529070 江门市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496-1502
201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