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诊患者对护士工作主动性评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科患者对护士工作主动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急诊科患者105例。调查(1)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付费方式、人均月收入、就诊岗位、诊断等;(2)护士工作主动性评价问卷:在参阅文献及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专业实践、评判分析、患者护理、沟通合作4个维度,共22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5分非常不赞成到5分非常赞成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士工作主动性评价越高。该问卷由5位急救护理及护理管理专家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评价,问卷CVI系数为0.915。采用主成分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可解释变异量的61.667%,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因子载荷数均在0.4以上,问卷Cornbach系数为0.812。 结果:105例患者中男64例,女41例,年龄18~85岁,平均(45.48±15.96)岁;己婚90例,未婚9例,丧偶6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37例,高中及中专27例,专科及以上35例;职业:农民22例,工人22,商人14例,专业技术人员27例,服务性工作人员9例,退休11例;医疗付费方式:公费14例,医疗保险42例,新农合28例,自费21例;人均月收入:<1000元16例,1001~2000元22例,2001~3000元39例,>3000元28例;就诊岗位:门诊27例,注射室20例,留观室30例,病房28例;心血管疾病22例,消化系统疾病21例,神经系统疾病18例,呼吸系统疾病16例,其他疾病28例。急诊患者对护士工作主动性评价平均分为(59.74±8.91)分,条目平均分为(3.98±0.59)分,专业实践、评判分析、患者护理、沟通合作维度得分分别为(7.83±173),(7.57±1.57),(32.34±6.62),(11.68±2.34)分。因各维度得分范围不一,经计算条目平均分后,由高至低依次为专业实践(3.95±0.60)、患者护理(3.92±0.87)、沟通合作(3.89±0.78)、评判分析(3.79±0.79)分。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病种患者对护士工作主动性评价及各维度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人均月收入、就诊岗位患者在工作主动性评价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小学及以下、医疗保险及新农合、月收入>3000元患者对护士工作主动性评价得分分别高于初中、高中及中专、自费患者,留观室患者对护士工作主动性评价得分高于其他岗位;月收入2001~3000元患者专业实践得分评价高于月收入<2000元者;护士专业实践评价得分门诊岗位最高;急诊病房护士患者护理评价得分高于其他岗位。 结论:急诊患者对护士工作主动性评价现状仍不容乐观,既往研究多从护士自身如工作压力、薪酬待遇等方面探讨,较少从患者角度评价护士工作主动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为我们有效识别、拓展工作主动性预测因素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及支持。我们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应加强与患者交流,认真分析主动性缺乏原因,根据不同岗位、患者情况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教育、及人力资源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强化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合理激励、分级使用等方法提高护士工作主动性、责任心及职业素养,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护士 工作主动性 急诊患者 评价体系

栾琳琳 郑晓丽 陈红 李太东 孔焕 王艳梅

山东省立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北京

中文

654-658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