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JCI标准下儿科急诊危重患儿行检查时院内安全转运

目的:研究急诊科按照JCI标准不断规范和完善危重患儿院内转运检查的制度和流程,不断持续改进。 方法:2011年1~12月需院内检查转运的危重患儿999例,采用传统转运方式,设为对照组,其男586例,女413例;1岁内429例,~3岁356例,~7岁202例,~12岁12例;2012年1~12月需院内检查转运的危重患儿1030例,按JCI标准转运,设为观察组,男628例,女402例;1岁以内438例,~3岁356例,~7岁221例,~12岁15例;转运所到科室为CT室,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方法护送至检查科室,即当班护士或实习生,物业人员护送,氧气袋吸氧,留置针或头皮钢针维持静脉通道通畅。观察组参照JCI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前期准备,制作清晰准确的指路标,转运途中保证危重患儿的安全,与科室的有效沟通,患儿检查完后,医护陪同转回科室。比较两组患儿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10例,其中心跳呼吸骤停1例,呼吸困难1例,痰堵致气道阻塞1例,呕吐致气道阻塞1例,气管插管移位1例,氧气管道脱落2例,输液渗漏2例。观察组共3例,其中抽搐1例,氧气管道脱落1例,输液渗漏1例。对照组满意度76.6%,观察组满意度92.4%。 结论:急诊室危重患儿病情复杂,变化快,在院内转运行检查时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JCI标准下院内转运检查确保了患儿的安全,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儿科急诊室 院内转运 安全机制 JCI标准

徐湘蓉

湖南省儿童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北京

中文

670-673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