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分区管理对分诊质量的影响

目的:结合本院急诊科实施分级分区管理的相关情况,对分级分区管理对改善分诊质量的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从本院急诊科2011年1月一2013年12月接诊的患者中选取160例,其中女性患者76例,男性患者84例,患者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为(45.26±2.54岁,根据本院自拟分诊评估表对160例患者进行分诊,其中86例为3级,53例为2级,21例为1级;其中80例为2011年1月-2012年6月实施急诊分区管理前患者,另80例则为2012年7月-2013年12月实施急诊分区管理后患者;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急诊科入口处设置醒目的分诊台,并由土作经验在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分诊护士,当患者进入急诊科,分诊护士根据我院自拟的分区管理模式分诊评估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送至红黄绿相应区域,确保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针对1级与2级患者,这部分患者因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故需要立即实施抢救,在分诊评估表上以红色标明,并迅速将其送入红区抢救;针对3级患者,由于其生命体征变较化大或因一些急症需优先处理,以黄色标识注明送至黄色区域接受治疗;而轻型4级患者主要是一些常见的多发病,以绿色标识,将其送至绿色区域就诊。 结果:通过对实施分级分区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及危重处置效率进行对比,发现实施分级分区管理后这两个指标均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结论:将急诊科根据病情不同分为“四级三区”,分诊护士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迅速确定就诊区域,而每个区域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配置有不同的专业设备和医生,大大提高了诊断精确性,也确保了不同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故可有效提高分诊质量。分级分区管理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重要急诊救治模式。

急诊科 分诊质量 病理分级 分区管理

徐亮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北京

中文

786-787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