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自然灾害现场伤病员急诊救护的规范处理

灾难事故发生后,大规模人员伤害是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损失和牺牲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将损失和牺牲降到最小。London等提出伤后1h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黄金时间”,而在这段珍贵的黄金时间内,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最需要的患者身上,首先应抢救最有抢救价值的患者,这就是检伤分类的意义所在。灾害现场伤员救治时由于短时间内大批伤员同时到达,受医疗物资、人员和空间等条件限制,应在分拣、伤情评估、分级救治和损害控制等方面遵循区别于平时少量或个别伤员的救治原则。另外,由于伤员量多、伤情复杂和早期救治秩序混乱,为避免漏诊,要求分类组成员在现场不断地走动,不要在一个地方停留过长时间,以便发现更多的伤员及病情变化的伤员并积极处理,必要时可给予紧急伤正确干预,尽可能多的救治伤员,降低伤残率、死亡率。

自然灾害 伤员救治 伤情评估 检伤分类

张其红 万松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北京

中文

808-810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