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流量表细菌污染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重症医学科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流量表细菌污染现况。 方法:2014年1月-3月,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人负责,按照《江苏省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规范(2011)》的要求,对重症医学科中心供氧终端处于备用状态的浮标式氧气流量表进行分次采样监测。分9次对处于备用状态的全部氧气流量表进行采样,共计采集61份标本。具体方法:按无菌技术法,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0.5%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无菌棉拭子旋转擦拭氧气流量表,即内侧面、螺纹口及输氧接头的全部表面,反复均匀涂擦5次。用无菌剪刀剪去手接触无菌棉拭子部位,投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酒精灯烧灼试管口及试管塞后盖塞送检。采样管用力振打80次后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接种于灭菌平皿,平皿内加入己熔化的45℃-48℃营养琼脂15m1-18m1,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入37℃h水式温箱中培养48h,再进行细菌计数及分类。 结果:送检的61份标本中仅有2份合格,合格率为3.28%。污染标本菌落数为30-450cfu/100cm2,平均(118.14±78.95)cfu/100cm2;污染标本中共检出65株细菌,分离出的菌种有铜绿假单胞菌12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大肠埃希杆菌10株、肺炎克雷伯8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7株、棒状杆菌5株、奈瑟杆菌4株、其它8株。 结论:重症科学科备用氧气流量表细菌污染现况堪忧。因此,加强对输氧系统在使用中的细菌调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由医院消毒供应室回收流量表消毒处理,或研发一次性氧气流量表是将来发展需要。
重症医学科 临床护理 供氧终端 氧气流量表 细菌污染
史广玲 刘夕珍 毛颖
南京市脑科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15-1317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