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髋关节置换术后个体化的康复护理疗效观察96例

护理实践个体化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训练时间、强度、方式更符合患者个体差异,最大限度提高术后功能康复效果。在术后恢复期全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建立医患间良好的沟通氛围,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及时调整患者消极情绪,取得患者配合与理解,最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术后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肌力不平衡及局部微循环。专人全程照料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减少患者抵触情绪,更容易发现患者康复中存在的问题。分阶段渐进锻炼,适时修改训练计划,可减轻疼痛,提高患者锻炼耐受力,逐渐累积康复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预防并发症和促进患者恢复至关重要。出院后延续康复护理指导,巩固提高康复效果,及时纠正康复锻炼中的失误。本研究评估使用Harris功能评分,基于研究的周期和Harris评分更能全面系统的反应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在观察中发现,个体化康复护理实施,术前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2年康复效果明显提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康复训练的疗效随时间延长效果持续增加,保持合理的关节活动度,最终起到重建关节的稳定性,增进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作用。同时护理满意程度理想。因此,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个体化康复护理 疗效评价 生活质量

许竞幻 何英 杨丽萍

诸暨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北京

中文

1946-1948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