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60例车祸伤患儿家属焦虑状况分析及心理干预对策

车祸伤是突然发生的,患儿一瞬间遭受了严重的身心创伤.作为患儿的家属,亦很难承受孩子受重创所引起的巨大心理压力,极易产生焦虑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当出现不良情绪时,若不及时疏导,不仅会对患儿及家属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形成护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不利于开展工作.因此对小儿普外科收治的60例车祸伤患儿家属进行了焦虑情绪的心理测试与调查,同时制定与实施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指出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问题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其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与治疗,也包括运用心理学方法维护正常人心理健康的一系列干预活动,心理干预对促进健康、提高免疫力及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行为效率等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突患重病是一个较为强烈的刺激,经此刺激后家属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其中主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恐惧与抑郁。Herth认为患者所得社会支持越多,其希望水平越高。根据Roborts的研究,影响患者希望的因素有二,一是影响患者的心理因素,如疾病和对压力的应对能力等;二是患者所感知的外部因素,即社会支持。家属的身心健康是为患儿提供支持的前提,所以早期给予家属心理干预是必要的。对于家属而言,心理干预能有效疏导不良情绪,帮助其正确面对问题,鼓起重新面对困难的勇气;对于患儿而言,经过心理干预后的家属,减缓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刺激,使其处于平和、稳定的状态,为患儿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土作;对于医院而言,心理干预有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与患儿家属的住院满意度。

儿童车祸伤 家属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 护理服务

李雪莹 胡晓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北京

中文

2379-2380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