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1GOLD慢阻肺分组方法在北京人群调查中的分布及意义

目的:评价根据患者症状、肺功能及急性加重分为A-D组这种分组方法的合理性. 方法:这是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在2002-2003年对某地区中国农村40岁以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测等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l/FVC小于70%作为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标准.根据GOLD2011评估方法分为A-D组,比较其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148例COPD患者中,A组64例(43.2%),B组44例(占29.7%),C组9例(6.1%),D组31例(20.9%).仅4例患者在过去1年里有>1次的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均为重度或极重度.呼吸道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及/或呼吸困难)比例及慢性支气管炎比例及病程,B组显著高于A组(P均<0.001),D组显著高于C组(P均<0.05).生活质量评分(SF-12)D组评分显著低于A-C组(P<0.05).4组性别、年龄、吸烟、心脑血管疾病史、肺心病病史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根据2011年GOLD建议的综合评估方法,C组患者比例少.除呼吸道症状和SF-12评分外,C组与D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危险因素及疾病影响等流行病学特点大致相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情评估 肺功能 问卷调查

孙丽娜 陈亚红 沈宁 路明 姚婉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术会议

银川

中文

1-13

2013-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