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计算机辅助认知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再学习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计算机辅助认知干预训练与脑梗塞患者运动再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运动再学习疗法组(对照组)及增加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干预组(治疗组),每天治疗30分钟,20天一疗程,另治疗组每天同时增加认知训练30分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Barthel Index)及认知障碍诊治系统ZM3.2的评测.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治疗前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计算机辅助训练后,两组之间Fugl—Meyer及Barthel比较,t分别是3.4及4.436,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治疗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经计算机辅助训练后,患者认知能力,尤其是执行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方面,评分提高分别达62.24%、37.68%、18.13%及5.93%,另外,年龄<65岁、起病在60天内接受这一训练的患者,其运动再学习能力明显优于年龄较大、起病时间较长的患者,Fugl—Meyer及Barthel比较,t分别是19.11及5.0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早期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肢体康复的能力,同时对年龄较小、接受治疗时间较早的患者效果更好.
脑梗塞患者 认知干预 计算机辅助 运动再学习能力
吴婉霞 刘文权 徐武华 沈雁 周慧怡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省康复临床重点专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四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274-278
2013-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